茄子在營養生長階段是很重要的一環,做好苗期的生產工作是為后期的高產奠定基礎,尤其在北方越冬栽培一大茬的時候,這個環節更是不容忽視。
苗期的生產工作以促根為主,只有有了強大的根系,在以后的高產、抗逆性及抗病蟲害能力才會大大增強,根有趨肥、趨溫、趨水、趨氧等特性,只有合理的起壟、施肥、澆水及合理的溫光管理才能做到。
施肥方面:
根的生成主要以磷為主,磷可以促進根的數目并且可以誘根,但磷太多會強迫作物早早進入生殖生長,果實發育的時候會更早的刺激種子的形成,果實小、種子多而影響果實的品質及產量,所以在苗期施肥的時候不能把磷作為重要的生長元素,而要適量的控制磷的用量。
氮可以有效的滿足莖葉生長,在一些老菜地常年施肥過量,基本都屬于富足營養的土壤環境,一般在這種土壤環境下,不建議施用氮肥,氮的用量過度會為作物的徒長打下基礎,為以后的控旺工作帶來麻煩,所以氮肥基本以葉面追肥或后期補肥的方式來用。在一些比較瘠薄的土壤我們也可以適量的基施一些氮肥,只是作為一個補償,而不要過量的施用。
鉀肥在基施的時候不能超過其生育周期的10%,如果施用鉀肥不當,會造成以后的缺素或一些病蟲害的發生與形成,而且產量會大打折扣,所以基施鉀肥的用量是在能夠滿足營養生長階段為宜,到盛果期依然以補為主,不能盲目的亂用。
硼肥不建議基施,而以葉面追肥的方式運用,硼除了能夠解決花而不實,實而不果的障礙之外,還能解決一些生理學障礙,通俗地講硼就是作物內部疏導運輸隊長,疏通障礙是他的職責。硼有助于鈣在內部的移動,從而提高鈣的利用率,對提高果實的硬度及減少因缺鈣引起的生理性病害有重要作用。
鋅肥一般可以解決根尖、頂端及花柱的生成,也是促進作物自身赤霉素合成的重要元素,一般在運用鋅肥的時候掌握在出現小葉或頂端抑制不長或出現短柱花的情況下使用。
鈣肥的用法在作物出現徒長或連續陰天的情況下使用,尤其在作物主干含水量特別大的時候,必須要用到鈣。
銅的用法,在作物發生病蟲害的情況下或受到外部機械損傷的時候,銅可以起到修復傷口的作用。
硅的使用在作物發生蟲害或干旱的狀況下使用。
所有這些元素在營養生長階段的使用都以按需施肥的原則以補為主,施用的時候注意空氣的濕度和土壤的濕度。濕度過干會使各元素隨水分的蒸發而集中在一塊,根部在吸收后會出現障礙。
溫度對根系生長的影響。溫度高有利于營養生長,低則有利于根系的生長。所以在苗期促根的溫度不宜超過30度,而夜間的溫度最高不要超過14度。
光照對于根系的影響。光照強有利于抑制營養生長而把養分下壓起到促根的效果。光照弱則營養生長迅速,甚至徒長。
苗期除肥力及溫度因素外,最被忽視的就是空氣的濕度、光照和土壤通透性。而恰恰就是這幾方面的忽視給以后造成損失。但這些方面又是最難控制的,通透性可以根據各地的土質及地下水位的高低靈活起壟,但定植必須快?諝獾臐穸瓤梢匝a,光照可以以遮蔭和兼作的方式,但這幾個條件相互之間都有微妙的匹配關系。對于促根是有幫助的。
苗期花芽在拔節期的時候就已經形成了20多節,在這個階段必須要有一個緊湊、健康的株型,對于以后形成長株打下基礎。整個田間的苗必須做到整齊一致,對于后期的水肥管理有幫助,免得后期長勢參差不齊,無從下手,而造成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