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果見證+營養方案
   大田作物
> 水稻
> 棉花
> 玉米
> 花生
> 小麥
> 大豆
   蔬菜作物
> 辣椒
> 番茄
> 茄子
> 黃瓜
> 西葫蘆
> 葉菜
> 甘藍
> 白菜
> 蘿卜
> 豆角
   水果作物
> 蘋果
> 葡萄
> 大棗
> 柑橘
> 草莓
> 桃樹
> 梨樹
> 瓜類
> 甘蔗
   塊根莖作物
> 土豆
> 紅薯
> 山藥
>
>
>
   其他作物
> 煙草
> 枸杞
> 茶葉
> 向日葵
> 花生
 
當前位置:首頁 → 大田作物 → 水稻
水稻細菌性病害如何防治?掌握4種病害識別要點,科學用藥巧防治
水稻細菌性病害如何防治?掌握4種病害識別要點,科學用藥巧防治

水稻細菌性病害有白葉枯病、褐條病、條斑病、基腐病等,在各水稻區均有發生,面積逐年擴大,危害不斷加重,且傳播途徑多,再侵染頻繁,暴發流行速度快。下面小編與大家聊聊水稻細菌性病害的識別、發病特點及防治方法。

 

白葉枯病

一、細菌性病害的識別要點

1、白葉枯病

白葉枯病主要在葉片上表現癥狀,有葉枯型、急性型、凋萎型、黃葉型4種癥狀。葉枯型多從葉尖或葉緣開始,初現黃綠色或暗綠色斑點,逐漸發展后病斑呈黃色或略帶紅褐色,最后變成灰白色或黃白色;急性型葉片病斑暗綠色,重者全葉青灰色或灰綠色,呈開水燙傷狀,隨即縱卷青枯;凋萎型多是心葉或心葉1-2葉先失水、青卷、而后枯萎,隨后其他葉片相繼青枯;黃葉型的新出葉有均勻褪綠或黃色或黃綠色寬條斑,老葉顏色正常。

 

白葉枯病

識別要點:病株的莖基部或葉片折斷后,可見大量黃色菌液溢出;水稻葉片常見有珠狀黃色菌膿。

2、細菌性條斑病

葉片發病初可見暗綠色水漬狀小斑,隨后在葉脈間擴展為暗綠或黃褐色的細條斑。濕度大時病斑上出現許多細小的露珠狀黃色菌膿,干燥后不易脫落。嚴重時,病斑增多融合成不規則黃褐至枯白大班,外觀與白葉枯病有些相似,但對灌檢查,仍可看見是由許多半透明的小條斑融合而成。

 

細菌性條斑病

識別要點:葉脈擴展形成暗綠色至淺黃褐色小條斑,并帶有露珠狀(魚籽狀)黃色菌膿。

3、細菌性基腐病

發生在水稻根部與莖基部,在水稻分蘗期發病,莖基部葉鞘上會有水漬狀橢圓形斑,剝去葉鞘可見根節不變黑褐色,根節腐爛,伴有惡臭,植株心葉青枯發黃;拔節期葉片自下而上變黃,近水面葉鞘邊緣褐色,中間灰色長條形斑,根節伴有惡臭;穗期病株先失水青枯,后形成枯孕穗或白穗,根節變色,有惡臭味。

 

細菌性基腐病

識別要點:病株根節變為褐色或深褐色腐爛,伴有惡臭味。

4、細菌性褐條病

細菌性褐條病俗稱心腐病,通常是水淹沒心葉后發病,病菌侵入心葉,造成心葉腐爛。主要發生于秧苗期,在秧苗的葉片和葉鞘上出現水漬狀長條斑,沿中脈向上下發展,病斑為黃褐色或黑褐色,病葉凋萎枯黃,秧苗生長停滯,常一團團枯死。心葉未抽出時發病,則不能繼續生長而死于心內,成為假枯心,拔出有腐臭味,故有“心腐病之稱。

 

細菌性褐條病

識別要點:心葉腐爛、枯死,所有病部用手擠壓均可見乳白色至淡黃色渾濁菌液流出,并伴有腥臭味。

二、細菌性病害的發病特點

水稻細菌性病害的發生與流行,與氣候狀況、肥水管理和品種抗性等都有密切關系。感病品種、高溫高濕有利于病害發生,臺風暴雨造成傷口病害容易流行,串灌漫灌可引起連片發病,偏施氮肥發病重,灌水過深增加病菌侵染機會,秧苗受害嚴重。

三、藥劑防治要點

1、種子處理,洗凈后催芽。種子催芽破胸后再播種。

 

細菌性條斑病

2、藥劑防治:可以使用愛普諾聚能王進行防治。

具體用藥方案:在秧苗3葉期或拔秧前各噴藥防治1次, 

 
上一條: 水稻啥時斷水才能獲得高產?水稻完熟初期小枝梗轉黃開始為宜
下一條: 水稻上用什么葉面肥比較好?
愛普諾首頁 走進愛普諾 藻藍蛋白 肽氨糖螯合液 滴灌沖施肥 作物病害圖譜 作物缺素癥狀 公司新聞 行業新聞 會議主題 留言咨詢
 
姓 名:
聯系電話:
聯系地址:
留言內容
驗證碼:
聯系我們
美國愛普諾農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美國科羅拉多州
全國植保熱線:400-608-6024
(服務時間:周一至周六,上午8:00至12:00,下午14:00至17:30)
 
微信公眾號 微信二維碼
Copy Right 2014 By 葉面肥|沖施肥|藻藍蛋白|愛普諾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官網 All Right Reserved
 

手機掃描二維碼快速瀏覽移動網站

黄色精品网站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