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果見證+營養方案
   大田作物
> 水稻
> 棉花
> 玉米
> 花生
> 小麥
> 大豆
   蔬菜作物
> 辣椒
> 番茄
> 茄子
> 黃瓜
> 西葫蘆
> 葉菜
> 甘藍
> 白菜
> 蘿卜
> 豆角
   水果作物
> 蘋果
> 葡萄
> 大棗
> 柑橘
> 草莓
> 桃樹
> 梨樹
> 瓜類
> 甘蔗
   塊根莖作物
> 土豆
> 紅薯
> 山藥
>
>
>
   其他作物
> 煙草
> 枸杞
> 茶葉
> 向日葵
> 花生
 
當前位置:首頁 → 蔬菜作物 → 番茄
番茄細菌性潰瘍病很好辨認,不過現病后很難防治,必須提前入手
番茄細菌性潰瘍病很好辨認,不過現病后很難防治,必須提前入手

番茄別名西紅柿、洋柿子等,茄科茄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從其名就可以看出番茄是一個舶來品,因為早年間給國外引進的東西命名時我們習慣于加以“番”、“洋”、“西”等前綴。番茄原產于南美洲,據植物學家考證番茄的起源較早,距今至少已有千年的歷史,我國部分地區也有野生番茄原種存在,所以說提及作物的原產就經不起考究。番茄雖起源較早,但直到17世紀才被發現并重視,不過番茄被發現后很長一段時間內僅作為觀賞植物栽培,大概是明朝時期傳入我國,直到清末期才開始被食用,也就是說番茄在我國的食用歷史也就百十年,依農特想知道是誰吃了第一份番茄炒蛋。

番茄酸甜適口,水分充足且富含維生素、碳水化合物、番茄紅素、蛋白質、葉黃素、鈣、鉻等多種營養物質,即可做水果又可做蔬菜,深受消費者的喜愛。在番茄發展種植初期,它可是個稀罕東西,不是一般人能吃到的,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業生產技術的提高,我國番茄種植產業20世紀90年代后,發展極為迅速,主產于山東、河南、河北、遼寧、新疆等地,番茄逐漸成為了我們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蔬果之一。目前我國番茄栽培面積已近2000萬畝,是世界上種植面積最大,年產量最高的國家。除鮮食外,番茄的加工產業在我國也已較為成熟,番茄醬、番茄果汁、番茄果脯(小番茄)在國內外市場上都很受歡迎。

番茄產量高、市場需求量大、產業鏈較為完整,農民朋友樂于種植。但是近年來番茄的市場行情波動較大,有讓消費者直呼“吃不起”的時候,也有農民寧愿倒掉也不愿賤賣的情景。這主要是由于栽培種植面積過大了,有農業統計類的專家指出,我國西紅柿的理想栽培面積在1600-1700萬畝左右。雖然番茄是多年生,但是我們按茬種,因此確實沒有較好的辦法去調控種植面積,趕行情成了番茄種植的畸形盈利模式,這其中多是些無奈。既然市場是這樣那么我們想要提高收益,就得從種植端抓起,提產量、增品質,才能在好行情下賣更好的價錢,在差行情下少賺不賠。

但是由于在我們粗放的種植管理模式下,番茄產量和品質很難有所保證,番茄病蟲害時常爆發逐年嚴重是影響番茄產量和品質的重要因素之一。番茄的病蟲害非常多,有打打藥能治住的,有現病嚴重后打啥藥也于事無補的,今天依農要講的番茄細菌性潰瘍病就是后者之一。番茄潰瘍病是番茄種植生產過程中較為常見的一種病害,并且對番茄的危害非常之大,苗期成株期均可發病,發病園減產高達30%-70%,病情嚴重的園區有絕產的風險,嚴重影響了果農朋友們的收益。該病后期病征明顯,極易辨認,但是一旦病征明顯可以直觀辨認后,番茄植株也幾乎失去了搶救的價值,單單使用藥劑很難防治。因此防治該病農民朋友必須對該病有充分的了解,提前入手、多角度進行防治,才能有效避免它帶來的危害和損失。今天依農就帶大家深入了解一下番茄細菌性潰瘍病,并總結相應的防治措施供從事番茄種植的農民朋友們參考。

深入了解番茄細菌性潰瘍病

一、病原簡介

番茄細菌性潰瘍病的病原菌為密執安棒桿菌密執安致病型,細菌性病原。除可侵染番茄外,還可導致多種茄科作物染病,部分雜草可攜帶病原菌。

§ 該病原菌的抗逆性較強,當外界環境溫度在0℃-35℃時具有侵染性和致病性,當外界環境溫度在16℃-27℃且濕度較大時侵染性、致病能力以及傳播能力較強。環境條件不適宜時可在土壤、種子、病殘體中存活2-3年,對土壤PH適應范圍較廣,偏喜堿性土壤。光照對病原菌的活性影響不大。

§ 該病原菌具有廣泛的傳播途徑,可通過土壤、種子、雨水、灌溉、農事操作、汁液接觸等多種方式傳播。

§ 該病原菌在番茄生長周期內皆可侵染植株并現病,環境不適宜時存在潛病期。

§ 該病原菌主要在番茄植株維管束中活動,一旦侵入后現病很難用藥劑防控。

§ 將病原菌置于53℃以上的環境中持續10分鐘以上病原菌死亡。

二、侵染特性

番茄細菌性潰瘍病是一種維管束病害,病原菌主要侵染番茄植株韌皮部,并可在植株維管束中擴繁移動,番茄生長周期內可發生初侵染和再侵染(傳播侵染),初侵染的危害大于再侵染。

§ 初侵染:初侵染的病原菌主要來至于攜菌種子、土壤及病殘體,病原菌多通過番茄植株的機械傷口侵入,侵入后病原菌在番茄植株維管束中擴繁移動,有一定時間的潛病期(潛病期長短于外界環境、病原菌致病性、植株抗病性有關),各條件適宜后可導致植株現病。

§ 再侵染:再侵染是病原菌經過雨水迸濺、灌溉、農事操作等,對病株局部或是健康植株進行侵染,病原菌可通過植株器官的氣孔、皮孔以及機械傷痕侵入,發生再侵染時一般環境條件較為適宜,植株現病較快。若侵染時間較早可導致整株現病,后期發生再侵染則多為局部現病。

三、病征表現

§ 幼苗期病征:植株染病后,初期表現為底部葉片萎蔫,隨后底部葉片枯黃,植株生長緩慢,如田間缺水癥狀相似,隨后病征上移,若幼苗較小則葉片、莖稈萎蔫枯萎最終導致植株死亡(易于其它病害混淆),若幼苗健壯,植株莖部會初期顯現褐色條狀病斑,隨后病斑擴大,莖部開裂,一般開花坐果前導致植株死亡。

§ 成株期病征:成株期(已進入花果期的番茄植株)根據侵染性的不同可分為兩類,初侵染植株病癥和再侵染局部病癥。初侵染時番茄植株一般沿維管束全株現病,初侵染位置在種子、根、莖基部易全株現病。具體病癥表現為莖部首先出現褐色不規則病斑,然后病斑逐漸縱向擴大,最后形成開裂的潰瘍斑病斑多呈灰褐色,拋開病莖后可發現莖內髓部發生褐色病變。隨著發病時間的延長,葉柄、果柄處開始現病,最后葉片枯萎,果實基部出現水浸狀病斑并逐漸擴大導致果實腐爛。發生再侵染時病癥由于侵染位置不同,侵莖后病癥于初侵染相似,侵葉后葉片翻卷枯萎,侵果后果實表面出現密集的鳥眼狀病斑(病斑為白色圓環斑,內色不易,發病后期病斑由凹凸感)。注意,發生初侵染的植株可現再侵染病征,意思是病株仍能被病原菌再次局部侵染。

四、易病規律

1、種子、種苗攜帶病原菌時易發生番茄細菌性潰瘍病。

2、土壤情況惡化、連坐重茬、土壤攜帶病原菌時易發生番茄細菌性潰瘍病。

3、雨季頻繁、溫度較高、田間濕度較大時易發生番茄細菌性潰瘍病。

4、田間管理不當,雜草、病殘體較多是易發生番茄細菌性潰瘍病。

5、施肥不合理,重施氮肥時易發生番茄細菌性潰瘍病。

6、植株機械傷痕較多時易發生番茄細菌性潰瘍病。

7、設施栽培番茄發病后多重于露天栽培。

番茄細菌性潰瘍病的防治思路

深入了解了的、番茄細菌性潰瘍病之后,我們可以發現該病危害性大一旦發病既是毀滅性病害、傳播途徑廣、病原菌侵入植株后分布廣難用藥劑殺滅,因此簡單的藥劑防控基本是徒勞無功,必須采取提前入手的綜合防治措施。農作物病蟲害的防治說簡單了就三點,控制病原、切斷傳播途徑和避免病害蔓延。番茄細菌性潰瘍病的病原在土壤、種子、病殘體中,傳播途徑多由受環境和人為因素影響,是可以通過農業措施精細種植去控制預防的,即便后期仍有零星植株發病,也可用藥劑及時補救,把損失降到最低。

番茄細菌性潰瘍病的防治措施

一、優選良種、精育種苗

§ 優選良種:選取抗病性強、優質高產、區域適種的西紅柿種子栽培育苗。種子擇選時要選取顆粒飽滿、無機械傷痕的種子。

§ 種子處理:育苗前首先要對種子進行預處理,其目的是為了提高種子發芽率和殺滅病原菌。

§ 精育種苗:番茄苗期時植株最為弱勢的階段,而培育壯苗對后期番茄植株的抗病能力、產量和品質又有較大的影響,因此一定要精育種苗。首先要保障育苗基質的養分均衡和無病菌狀態,其次要做好水分和溫度控制保證,幼苗健壯生長,預防番茄細菌性潰瘍病的發生。

§ 種苗移栽:種苗移栽時要做到先選后處理,選種苗時要選取植株健壯、根系發達毛細根多、莖稈粗壯、葉片濃綠的種苗。

二、土壤改良

§ 物理改良

§ 化學改良

§ 生物改良

§ 設施種植悶棚改良

§ 輪作換茬:對于發病嚴重、逐年發生的田塊,要進行輪作換茬種植,不能與與病原菌茄科作物輪作,輪作時間要在三年以上。

三、水分控制

§ 露天種植忌水澇:露天栽培的番茄一旦發生內澇,若田間有病原菌存在,則極易發病。番茄苗期雖對水分有一定的要求,但一定不能過度灌溉,尤其是植株現病后,一旦灌水只會加重病情的發展;ü谝阉跐,最忌諱的就是水情波動較大。田間積水后一定要在第一時間排出。

§ 設施種植及時調控溫濕度:設施種植番茄之所以細菌性潰瘍病,主要原因就是它是小氣候種植,密閉的溫濕度不好控制,因此要想預防該病的發生,調節棚內溫濕度是關鍵。要在病害高發期及時掀蓋棚膜保持通風透氣性,最好采用滴灌澆水施肥來避免棚內濕度過大,還可通過土表覆蓋調節晝夜溫差和濕度差值。

四、合理施肥

合理施肥這個問題是老生常談,但又不得不說的問題,不只是番茄細菌性潰瘍病,幾乎大部分病害的發生都與施肥不合理有關。本文我們只談預防細菌性潰瘍病該如何施肥,①重施發酵腐熟好的有機肥;②避免苗期氮肥過量,且現病后切記不要使用氮肥;③要做到均衡施肥注重中微量元素肥的施入,后期補鉀肥要適度不可過量。

五、精細田間管理

§ 及時清園:番茄采收后依農認為不論有沒有發生番茄細菌性潰瘍病或是其它病害,都要進行徹底的清園,進行年有提倡蔬菜秸稈還田的專家,但是要處理后還田,可不是直接翻耕到地里。此外在生長周期內,發現落果、落葉、枯葉、耗養枝葉要及時清除,發現無法挽救的細菌性潰瘍病病株要拔出并銷毀。

§ 中耕除草:番茄田間的雜草既可能攜帶病原也會和植株爭取養分,因此對于田間雜草一定要及時清除,盡量避免藥劑除草,可多次進行中耕除草,除草時要避免傷根。

§ 減少機械傷痕的危害:首先要精細勞作減少植株不必要機械傷痕的出現,對于打岔、抹芽、采收不得不出現機械傷痕的農事操作,要做到工具的清潔、避免潮濕雨季勞作、避免病害高發期勞作,操作后及時噴施預防性藥劑,避免番茄細菌性潰瘍病的發生。

六、藥劑預防和補救

在使用藥劑防控番茄細菌性潰瘍病時要以預防用藥為主,現病初期及時用藥補救為輔。

1、預防用藥

§ 苗期預防用藥:可以使用愛普諾茄果專用藻藍蛋白。

§ 病害高發期預防用藥:番茄細菌性潰瘍病的病害高發期主要是指處于依農所提易病環境中時,這個時候要提前進行用藥.

2、現病初期用藥

番茄植株若初期現病時,保障良好環境的條件下,及時用藥補救,不能說能把病株救回來最起碼能阻止它的擴散。

以上就是總結的番茄細菌性潰瘍病的病原特性、病癥表現、易病規律、防治思路以及提前入手綜合防治的具體措施,希望對從事番茄種植的農民朋友們有所幫助。番茄作為一種大眾蔬果,種植面積較為廣闊,市場行情不能掌握在農民自己手中,因此預防類似番茄細菌性潰瘍病等毀滅病害的發生,精細種植管理就成了農民增產提品創收的唯一出路。還有凡是毀滅病害,要想高效防治,依靠的還得是提前入手,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最后希望從事番茄種植的農民朋友們能有一個較好的收益。

 
上一條: 番茄座不住果、第一穗花果少,原因找到了
下一條: 西紅柿總是長不大?做好這10點要求,西紅柿長得又好又多
愛普諾首頁 走進愛普諾 藻藍蛋白 肽氨糖螯合液 滴灌沖施肥 作物病害圖譜 作物缺素癥狀 公司新聞 行業新聞 會議主題 留言咨詢
 
姓 名:
聯系電話:
聯系地址:
留言內容
驗證碼:
聯系我們
美國愛普諾農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美國科羅拉多州
全國植保熱線:400-608-6024
(服務時間:周一至周六,上午8:00至12:00,下午14:00至17:30)
 
微信公眾號 微信二維碼
Copy Right 2014 By 葉面肥|沖施肥|藻藍蛋白|愛普諾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官網 All Right Reserved
 

手機掃描二維碼快速瀏覽移動網站

黄色精品网站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