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大蒜生育期長、品質好,銷量高、效益好,是不少菜農優先選擇種植的蔬菜種類。秋大蒜種植,前期氣溫較高、降雨少,不利于發芽出苗;中期天氣寒冷、氣溫低,雪、凍多,影響生長發育,產量、效益受到影響。要解決上述問題,應從適地選擇、良種選用、整地、科學施肥和管理等多個環節入手。以下介紹提高秋大蒜產量、品質和效益關鍵技術。
一、適地和良種選擇
1.適地選擇
大蒜喜涼爽的氣候條件,莖葉生長適宜溫度為13-16%,鱗莖生長適宜溫度為15-20%;氣溫超過26%,植株出現生理障礙,莖葉產生干枯,鱗莖生長發育停止。冬季月平均氣溫低于-5℃的地方,若不進行保溫覆蓋,則無法自然越冬。已過休眠期的大蒜鱗莖,在3-5℃下可發芽和生根。適宜的光照強度和時長,可提高大蒜產量和品質;光照不足和遮陰時,大蒜的產量和品質下降,對病蟲害和不良環境條件的抵抗力降低。土壤疏松肥沃、富含有機質和未栽培過蔥蒜類的地塊,更適宜栽培大蒜,并易獲得高產和優質。大蒜連作或與蔥蒜類輪作,病、蟲、草害會加重,產量和品質明顯下降;大蒜與水稻等輪作,有利于減少病、蟲、草害和提高產量、品質;大蒜輪作年限應在3年以上。薄瘦、酸性或堿性過大的土壤,應通過增施腐熟廄肥和石灰等進行改良。大蒜怕旱,喜濕潤,良好的灌排條件是獲取高產、優質的必要條件;易旱、無水源和灌排不暢的地方,最好不要栽培大蒜。將大蒜栽培在距離市場近和交通條件較好的地方,有利于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