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果見證+營養方案
   大田作物
> 水稻
> 棉花
> 玉米
> 花生
> 小麥
> 大豆
   蔬菜作物
> 辣椒
> 番茄
> 茄子
> 黃瓜
> 西葫蘆
> 葉菜
> 甘藍
> 白菜
> 蘿卜
> 豆角
   水果作物
> 蘋果
> 葡萄
> 大棗
> 柑橘
> 草莓
> 桃樹
> 梨樹
> 瓜類
> 甘蔗
   塊根莖作物
> 土豆
> 紅薯
> 山藥
>
>
>
   其他作物
> 煙草
> 枸杞
> 茶葉
> 向日葵
> 花生
 
當前位置:首頁 → 塊根莖作物 → 土豆
種植的馬鈴薯常出現的晚疫病和瘡痂病,該怎么進行防治?
種植的馬鈴薯常出現的晚疫病和瘡痂病,該怎么進行防治?

馬鈴薯,一種喜歡在涼爽、低溫環境下生長的茄科農作物,大多在春季和秋季采收,不同地區因溫度不同,種植時間和采收時間也會有所差異。馬鈴薯雖然從外傳入我國才短短300多年的歷史,但因口感好、營養佳、產量高、耐貯藏、好種植、吃法多樣化等特點,已經成為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在國際糧食上也占據著重要的地位。

雖然種植馬鈴薯比較簡單,但是隨著土壤鹽堿化的加劇、病蟲害抗性的提高、種植面積的不斷擴大,使馬鈴薯病蟲害的防治問題變難。各種病蟲害的發生、流行、傳播,給馬鈴薯帶來產量和品質上的危害,讓種植者愁上心頭。以下要給大家介紹的是馬鈴薯的晚疫病和瘡痂病,看看它們危害時會有什么病害特征,發病又和哪些因素有關,該怎么進行科學有效的防治呢?

一、馬鈴薯晚疫病的防治管理

(一)馬鈴薯晚疫病的發病癥狀識別

馬鈴薯晚疫病是馬鈴薯在生產發育過程中的一種主要病害,通常是在開花期間的前后體現出病害的危害特點,主要危害葉片、葉柄、莖以及塊莖,給馬鈴薯的產量和品質帶來嚴重的影響。

1、對葉片的危害:

靠近地面的下部葉片會先發病,從葉尖或者葉子邊緣開始,呈水漬狀黃褐色或者褐色小病斑,隨著病害的嚴重,葉尖、葉緣向里卷縮。當空氣比較潮濕的情況下,病斑會加快往周圍擴大的速度,病害處顏色也會隨著變成黑褐色,過不了多長時間在葉面和葉背的病健交界處,可以看到上面長出白色霉狀物,帶有輪紋。病害嚴重時可使整個葉片受害,出現萎蔫下垂的癥狀,甚至整棵植株都有可能變黑、腐爛、死亡。當空氣比較干燥的環境下,病斑的擴展速度會慢一些,病害處因失水變得很脆、易破損,顏色為暗褐色,不過不會長出白霉。

2、對莖部、薯塊的危害:

莖部上受到危害并不是直接的,多數情況下是因為受到葉柄危害的影響,葉片將病斑擴大到葉柄,葉柄在向周圍擴大危害到莖部。發病的莖部先出現淺褐色的小條形病斑,隨著后期病害的發展,病班變為不規則形的暗褐色大病斑。當空氣中水分比較多時,病斑上會長出白色霉狀物,莖部有異味并腐爛。當空氣比較干燥時,病害處會出現干枯,導致上部植株枝葉不能正常生長。薯塊受害時,上面會長出淡褐色、紫色形狀不定,大小不等的病斑,病斑會向里凹陷,用刀切開薯塊,可見內部組織呈現不同程度的壞死,病健之間相互交叉。值得注意的一點,晚疫病病害帶來的危害,也給軟腐病的發生做了“開路先鋒”。

(二)馬鈴薯晚疫病的發病規律

1、發病和侵染源有關:

初侵染:馬鈴薯晚疫病是一種真菌性的病害,病菌是以菌絲體的形式依附在薯塊中,菌絲最適宜發育溫度為23℃。如果你準備的種薯本身帶有這種病害,并且沒有對種薯進行殺菌消毒,或者在切塊的過程中刀具使用不當,造成種薯帶菌等,這就會成為病害的初侵染的來源。

再侵染:帶有病菌的種薯種植下去以后,病菌一來可以直接危害新長出來的健薯,二來可以通過水流把病處的病菌帶到健處,引起病害的擴散。在中耕過程中翻出來的病土中的病菌,可以通過雨水、灌溉水的飛濺,把土壤中的病菌帶到植株葉片上,從氣孔或者傷口處入侵,形成再侵染。同時,植株上產生的孢子囊,可以借助落入土壤中的水,反過來侵染薯塊,可以說葉片、莖部、薯塊之間的病菌可以不斷循環危害。

2、發病和天氣狀況、品種有關

春、秋季節天氣比較涼爽,而且時常會伴有連綿陰天,在海拔比較高的地區晝夜溫差大霧氣重,空氣中的相對濕度一直居高不下,這就會加重馬鈴薯晚疫病在田間滋生、流行、爆發。特別是當空氣中的溫度在10~13℃,相對濕度在85%~90%時,被侵染的馬鈴薯發病速度會加快,往周邊蔓延的速度也變得更快,而當溫度在20~30℃時,病害從侵染到顯示癥狀的速度最快。還需要注意的是,田間長時間積水、土壤太過濕潤、過度使用氮肥等,不利于馬鈴薯生長的環境都會加重晚疫病的發生。據觀察,病害的流行還和馬鈴薯自身的品種有關,晚熟品種比早熟品種的抗病害能力好。

(三)、馬鈴薯晚疫病的防治方法

1、農業防治:

要選擇適合當地的、抗病害能力較強的品種,并且在播種之前不論是整薯還是切薯,都需要經過挑選、殺菌消毒在播種,可以使用草木灰拌種,或者放在55℃的溫水中浸泡20分鐘。有條件的地區可以先抽樣送到檢驗檢疫機構進行檢驗。盡量選擇疏松肥沃的土壤進行種植,并保持田間干爽,及時在降雨前后做好排水、不在雨前雨后澆水、合理密植保持田間有良好的通風、適時中耕提高土壤的活性,這些都可以對防治晚疫病有一定的效果。

為了減少土壤中病菌的含量,使用的肥料要經過充分的腐熟,同時要控制氮肥的施入,合理使用有機肥和磷鉀肥,增強植株抗病害的能力?梢院头乔芽祁愡M行3年以上的輪作,同時在田間有發現病株要及時的挖出。

2、化學防治:

馬鈴薯晚疫病發病速度快、危害范圍廣,所以早發現早防治才能有好的效果,一旦看出有發病癥狀,就需要采取藥物進行輔助防治。

二、馬鈴薯瘡痂病的管理技巧

(一)馬鈴薯瘡痂病的發病癥狀識別

瘡痂病主要危害馬鈴薯的薯塊,在有種植馬鈴薯的地方幾乎都會發生這種病害,讓馬鈴薯商品率低下,給馬鈴薯的品質和數量帶來一定的影響。

發病初期,在薯塊上能夠看到淡褐色的小斑點,可以分布在整個薯塊上,表皮看起來坑坑洼洼,用手一摸很粗糙。隨著病害的加重,病斑呈近圓形向外擴大,病斑處的表皮變得很干硬,可相互直接連接形成更大的病斑,病斑一定形成就很難被去除,這樣的馬鈴薯大大的降低了商品率。同時這樣的馬鈴薯也不能作為下一季的種薯,給種植者帶來經濟損失。值得注意的是,瘡痂病只會危害馬鈴薯的表皮,對內部組織不造成影響,但是得了瘡痂病的馬鈴薯貯藏時間會比正常的馬鈴薯來的短,所以在數量上也會造成一些影響。

(二)馬鈴薯瘡痂病的發病規律

1、發病和傳播途徑有關

馬鈴薯瘡痂的病菌可以隨著土壤、種薯進行越冬,等到有合適的萌發條件,就會出來危害。因馬鈴薯的表皮很薄很脆,很容易就出現破裂,病菌就會趁機從薯塊的皮孔和傷口處入侵。特別是在春季和秋季,比較涼爽的天氣里,這種病害的傳播速度會加快,其中又以秋季的危害來的更為嚴重一些。所以在秋季要加強瘡痂病的防治意識。

2、發病和栽培環境有關

瘡痂病的發生和種植的土壤有很大的關系,根據田間管理發現,偏堿性的土壤會比偏酸性的土壤發病重,越堿越重,越酸越輕,在強酸性的土壤中就很難存活;有進行合理輪作的地塊發病較輕,而進行常年連作的地塊發病較重。同時帶菌的種子、帶菌的土壤是瘡痂病發病的兩大重要因素,病菌可以通過農事操作、雨水、灌溉水等進行傳播,土壤太過干燥還會是病害的程度加深。

(三)馬鈴薯瘡痂病的防治方法

1、農業防治:

不使用帶有病菌的種薯進行播種,有條件的地區先拿去檢驗檢疫機構進行檢疫。如果使用切薯,一定要做好刀具、切薯場所、種薯薯塊等全方位的消毒。避免同一薯類或者易發生瘡痂病的農作物進行連作,不可和茄科類連作,可以和豆科、百合科進行3年以上的輪作。選擇偏酸性的土壤進行種植時最好的,如果種植的土壤偏堿性,可以用酸性肥料對土壤先進行酸堿性的調節。同時要加強鈣肥、硼肥等中微量元素肥的施入,提高植株的免疫力、抗病害能力。在干旱地區,或長時間不下雨時要及時的給土壤澆水,要保持土壤的見干見濕狀態。

2、化學防治:

馬鈴薯雖然好種植,種植的收益也比較可觀,但是難免受到病蟲害的危害,特別是以上介紹的晚疫病和瘡痂病,這兩種病害給馬鈴薯的產量和品質帶來影響,所以在種植過程中要加強這兩種病害的防治。在播種之前重點做好種薯的挑選、消毒和土壤的選擇,在種植生產過程中要加強田間濕度的調整,不可讓大量的水分長期滯留在田間,同時要正常的使用肥料,增強抗病害的能力,并且在做好農業防治的同時加強化學防治的輔助,這樣才能有良好的效果,以便減少損失。

 
上一條: 馬鈴薯如何貯藏效果好?搞好采收處理,7種方法保鮮不出芽
下一條: 利用種植空檔期種植馬鈴薯效益翻一倍
愛普諾首頁 走進愛普諾 藻藍蛋白 肽氨糖螯合液 滴灌沖施肥 作物病害圖譜 作物缺素癥狀 公司新聞 行業新聞 會議主題 留言咨詢
 
姓 名:
聯系電話:
聯系地址:
留言內容
驗證碼:
聯系我們
美國愛普諾農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美國科羅拉多州
全國植保熱線:400-608-6024
(服務時間:周一至周六,上午8:00至12:00,下午14:00至17:30)
 
微信公眾號 微信二維碼
Copy Right 2014 By 葉面肥|沖施肥|藻藍蛋白|愛普諾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官網 All Right Reserved
 

手機掃描二維碼快速瀏覽移動網站

黄色精品网站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