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氣溫逐漸下降,降雨量減少,此時的柑橘處于秋梢老熟期、果實膨大后期,除加強梢果管理外,在本月中下旬時,促花工作也要及時開展,以保證明年柑橘的產量與品質。
一 秋梢管理
1 秋梢不老熟
秋梢如果遲遲不老熟,不僅容易招惹病蟲害,還會影響后期的花芽分化、柑橘轉色,嚴重時甚至引起落果。
掛果量大、樹勢較弱、根系活力不足、營養跟不上、放梢時間過晚等原因都會導致秋梢不老熟。
2 晚秋梢的處理
十月是秋梢老熟期,也是晚秋梢的萌發期,對于這批梢的處理應根據實際情況來考慮。
幼樹(明年不掛果):積極促梢放梢,擴大樹冠,還可抑制其花芽分化。
掛果樹(或明年掛果幼樹):待上批梢老熟后,來控晚秋梢。
二 果實管理
1 果小、落果
營養水品低、根系弱、掛果量大以及前文提到的秋梢不老熟等都會造成此期果小甚至落果,可通過淋噴生物刺激劑加以改善。
此外,炭疽病、褐斑病、疫菌褐腐病、蝽類、實蠅、吸果夜蛾等病蟲害也是造成落果的部分原因,注意加強防控。
2 果實著色
秋梢老熟后,便可開始柑橘的轉色工作。轉色期間,少施或不施氮肥,應以鉀肥為主,輔以磷肥及鈣、鎂等元素,采用根部追施與葉面噴施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根部沖施磷鉀肥,對于樹勢偏弱的可適量增施生物刺激劑(根施型)。
葉面噴施可分2~3次進行,秋梢老熟后噴第一次,以高鉀型葉面肥為主,可與控晚秋梢及促花同時進行;采前20~30天控水,有利于提高果實糖度累積,利于著色。
三 促花管理
柑橘促花的目的主要是促使植株由營養生長向生殖生長的轉化,常見的方法包括補肥、斷根、扭枝、環割、藥物等。
促花的方法有很多,但需要根據樹勢條件等針對性實施,如通常來說,對于弱樹來說補肥促花比較合適;生長過旺的樹則可選擇斷根、換割等方式促花;初投產的可扭枝促花;中庸樹則用藥物促花效果較好。
四 其他管理
1 抗旱防澇
易干旱地區,注意澆水抗旱,入秋后不宜噴除草劑除草,而采用人工割草,覆蓋果盤保水;遇臺風雨天氣,注意開渠排澇。
2 病蟲防治
十月主要病蟲有疫菌褐腐病、炭疽病、潰瘍病、紅蜘蛛、銹壁虱、紅蜘蛛、蝽類、果實蠅、吸果夜蛾等。
注重雨前施藥預防,雨后消毒殺菌。在秋梢老熟前一定要把紅蜘蛛清理干凈,否則直接影響后期果實顏色及上市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