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果見證+營養方案
   大田作物
> 水稻
> 棉花
> 玉米
> 花生
> 小麥
> 大豆
   蔬菜作物
> 辣椒
> 番茄
> 茄子
> 黃瓜
> 西葫蘆
> 葉菜
> 甘藍
> 白菜
> 蘿卜
> 豆角
   水果作物
> 蘋果
> 葡萄
> 大棗
> 柑橘
> 草莓
> 桃樹
> 梨樹
> 瓜類
> 甘蔗
   塊根莖作物
> 土豆
> 紅薯
> 山藥
>
>
>
   其他作物
> 煙草
> 枸杞
> 茶葉
> 向日葵
> 花生
 
當前位置:首頁 → 水果作物 → 梨樹
梨園管理三要點,南方氣候就需要這樣的管理模式
梨園管理三要點,南方氣候就需要這樣的管理模式

我國南方雨量較多,土壤黏重,透氣性能差,夏秋季高溫干早,地面溫度常高達60℃以上,影響根系的生長。

​土壤管理要著眼于深翻改土,多施有機肥,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質,使之透氣、保水、保肥和調節土溫,春季升溫快,冬季降溫慢,夏秋季變溫小,以利于根系的生長。

成年梨園深翻改土,應外深內淺,少傷粗根,并結合施基肥進行。密植梨園由于個體根系容積小,群體根系密度大,冠矮枝密,耕作困難,需在建園時一次做好深翻改土工作。

建園時深翻改土

一、梨園土壤管理制度

幼年梨園,果樹行間可種植豆科或禾本科矮稈作物,樹盤周圍進行中耕翻土,夏秋干旱季節進行松土或覆蓋。覆蓋能預防土壤水分蒸發,降低土壤溫度,改進土壤濕度狀況,有利于微生物的活動,促進硝酸鹽和磷酸的積累。

成年梨園的土壤管理,有全年種植覆蓋作物、半年種植覆蓋作物半年清耕休閑、全年清耕休閑和生草栽培等幾種方式。

南方梨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生長期長,年種植兩次綠肥是完全可能的。按每667m²產3000kg鮮草計算,含氮量約有15kg,即相當于每667m²產3000kg梨果的需氮量,同時夏季種植綠肥對果園降溫有顯著效果。

半年種植綠肥半年清耕休閑也是可取的,因為短期清耕休閑可保蓄水分,改善土壤的氣熱狀況,有利于微生物的活動,從而改善土壤營養狀況。

當果樹行間光照已經惡化,綠肥生長不良時,則應采取全年清耕休閑,鏟除雜草,防止梨樹浮根,改善土壤理化性狀。至于中耕的次數、時間可因時因地制宜。

在坡地果園,為了防止土壤沖刷,亦可讓其自然生草或播種多年生綠肥,不行耕翻,只刈割覆蓋。近年我國臺灣從南美洲引進禾本科的百喜草行果園生草栽培,取得了良好的生態效益,南方各地都已引種推廣。

采用生草栽培

二、施肥

1、施肥時期 梨樹年周期生長中,根系和枝梢生長、開花、果實發育及花芽分化都有一定的順序性及相互制約的關系。其中由依靠貯藏養分生長過渡到新葉同化養分供應的轉折時期和果實發育及花芽分化的生殖時期是栽培管理上的關鍵時期,在確定施肥時期時應注意這些特點。

1)基肥 在采果后落葉前施用。這時土溫較高,樹體又在活動時期,有利于根系愈合和生長。秋施基肥的新根增長量比春施基肥的多3倍左右。

同時,秋施基肥對恢復樹勢、加強同化作用、增強樹體營養貯備有顯著的影響,故有利于提高坐果率及產量和品質。如因勞力等原因不能秋施基肥,采后也應及時追施氮肥,維持強壯的樹勢。南方梨產區秋季氣溫尚高,蒸發量較大,秋施基肥后應及時灌透水。

梨樹施基肥

2)追肥 梨樹在不同生長時期對營養元素的吸收量是不同的。據對二十世紀梨的養分吸收量的研究,氮的吸收以新梢生長期及幼果膨大期最多,生理落果期極少,果實第二次膨大期又增多,果實采收后則吸收減少;鉀的吸收動態基本上與氮相同,不過第二次果實膨大期對鉀的吸收遠比氮為高;而磷的吸收較氮、鉀為少,且各生長期比較均勻。

僅施基肥不能及時滿足各個時期對不同養分的需要,必須根據梨樹需肥特點合理追肥。全年追肥3次,天早時要結合灌水進行。

①花前肥:于萌芽后開花前進行,施速效性氮肥,若用人糞尿、腐熟的餅肥,應提前半個月左右施下;ㄇ胺蕦μ岣咦、促進枝葉生長和提高葉果比有一定的作用。

弱樹、幼樹以促進枝葉生長為主要目的可以單施氮肥,施用量約占全年施用量的20%。初結果的樹和成年的旺樹般不宜單施氮肥。

②壯果肥:于新梢生長盛期后果實第二次膨大前進行。以施速效氮肥為主,配合磷、鉀肥料,氮肥用量約占全年施用量的20%。如施肥過早,會促進枝梢旺長,果實糖分下降,影響品質。

③采前肥:于采果前進行。施速效氮肥,用量占全年的20%。對樹勢較弱和結果多的樹,采果后若不能及時施基肥,還可適當補施速效氮肥,對恢復樹勢、防止早期落葉起作用。

梨樹施采果肥

3、施肥方法 梨的根系強大,分布較深;蕬捎铆h狀、條溝、擴槽放窩,分層深施。溝寬0.8m左右,深0.6m左右。

輪換開溝,每1~2年一次,逐步將果園深翻施肥一遍,引導根系深入擴展。過4~5年后,可分期分批深耕,以更新根系,活化土壤。

追肥方法應根據肥料種類、性質,采用放射溝、環狀溝或穴施,深10~15cm,施后及時覆土。如土壤水分不足,要結合灌水,氨水要先對水稀釋,否則肥效不易發揮,甚至起破壞作用。

根外追肥目前已普遍采用,隨著機械化的發展,今后將廣泛應用管道灌溉。特別是4~5月梨樹由貯藏養分到當年同化養分的轉變時期,采用根外追肥效果更明顯。

常用濃度為尿素0.3%~0.5%,人尿5%~10%,過磷酸鈣2%~3%,硼0.2%~0.5%,硫酸亞鐵0.5%,鋅0.3%~0.5%等。

施肥量許多試驗證明,施肥要適量,必需元素既不能缺少,又不應過量,否則不僅會對樹體產生肥害,還會污染土壤環境。所以,國內外都很重視對施肥量的研究。

如果折合每生產100kg果實所吸收消耗三要素的含量,則氮為0.45kg,磷0.2kg,鉀0.45kg。萊陽市土肥站對菜陽茌梨的試驗表明,每生產10kg果施氮0~1.0kg范圍內,隨氮肥用量增加,茌梨酸度降低,總糖增加,精酸比提高;每生產100kg果施氮量達1.25kg后,則酸度加大,總糖含量下降,糖酸比降低,品質下降。

梨樹環狀溝施肥

氮、磷、鉀配比試驗表明,氮(N),磷(P2O5),鉀(K2O)為1:0.5:0.75的配比效果最佳,施鉀過多不利于品質的改善和提高。南方雨量較多,肥料容易流失,而且多數梨園土層瘠薄,施肥標準宜適當提高。

上述養分含量的測定,工作量大,不易進行。目前國內外多用葉片分析法,以確定是否需要施肥和施肥量的標準。

果樹的需肥量受品種、樹齡及砧木的影響較大。例如二十世紀與長十郎相比,前者較后者需肥量要大,特別是對磷的需要量大。

美國將巴梨嫁接在不同的砧木上,研究不同砧木吸收營養物質的情況,結果表明:氮的吸收,西洋梨實生砧比榅桲和山楂砧為多;磷的吸收,以花楸砧最多,雪梨砧最少。

又據國外研究材料指出,營養器官(根、莖、葉)與果實的氮、磷、鉀含量的比率是不同的,營養器官的氮、磷、鉀比率為10:3.5~5:6.4~6.9,果實中的比率為10:4.5~4.8:21~25。

兩者間氮、磷含量基本一致,而鉀的含量果實比營養器官高3倍以上。因此,對成年樹和幼樹施肥應有所區別。

梨施肥量確定的依據是正確的營養診斷,目前常用的診斷方法有形態(樹相)診斷、葉片分析、土壤分析等,還有近十多年來興起的肥料綜合診斷法。一般是根據樹體大小、花芽多少、產量高低,以產定肥,并根據豐產、穩產的規律性指標酌量增減。

在施肥的種類上,應有機肥料與化肥相結合。一般有機肥應占施肥所需營養要素的1/3~1/2,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狀。在化肥方面,應逐步由使用單一化肥過渡到使用復合肥料,并依據營養診斷結果配方施肥。

優質梨果

三、灌水與排水

據日本對菊水和二十世紀梨的測定,每制造1g干物質,需水量為401~468g,據此估算梨樹一年每667m²的需水量,則生育期約需水640t。

以長江流城年降水量1200mm計算,則每667m²的降水量為800.04t,但降水時有徑流和滲漏的損失,加之地面蒸發,一般認為僅1/3的降水可被樹體利用,同時全年降水量極不均勻,需靠灌水加以補充。

梨樹較耐濕,但土壤過濕,通氣不良,根的生理機能減退,樹體生長惡化,尤其是溫度高,梨樹旺盛生長時這種濕害的表現更為嚴重。

生產上常見到地勢低洼、地下水位高的平原梨園和不透水的山地梨園,在降水多或降水集中的季節,葉色黃綠,生長不良,一旦進人旱季,便發生黃葉早落的現象。

因此,南方建園時提倡山地抽槽改土,平地深溝高畦,心土黏重必須抽槽抬高,要深翻改土,打通不透水的硬土層,四周圍溝要深,溝河相通,既能排明水又要排暗水,做好排水防澇工作。

梨園挖溝排水

長江流域及其以南的大部分梨產區的氣候特點:春夏季陰雨連綿,降水較多;夏、秋季高溫干旱,降水較少。概言之,春、夏之際要注意排水,夏、秋乃至冬季要注意灌水,個別春旱年份還要進行春灌。

不同的樹種品種、生育時期和立地條件對需水要求和保水性能是不同的,灌水時期、次數應區別對待。

灌水的方法以溝灌、滴灌、噴灌、微噴灌和穴灌等為好,但高度密植的梨園采用高噴頭噴灌易造成小氣候濕度過大而引起真菌性病害。灌水要一次灌透,應使根系主要分布層內土壤含水量達到田間最大持水量的70%~80%。

我國南方雨量較多,土壤黏重,透氣性能差,夏秋季高溫干早,地面溫度常高達60℃以上,影響根系的生長。

​土壤管理要著眼于深翻改土,多施有機肥,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質,使之透氣、保水、保肥和調節土溫,春季升溫快,冬季降溫慢,夏秋季變溫小,以利于根系的生長。

成年梨園深翻改土,應外深內淺,少傷粗根,并結合施基肥進行。密植梨園由于個體根系容積小,群體根系密度大,冠矮枝密,耕作困難,需在建園時一次做好深翻改土工作。

建園時深翻改土

一、梨園土壤管理制度

幼年梨園,果樹行間可種植豆科或禾本科矮稈作物,樹盤周圍進行中耕翻土,夏秋干旱季節進行松土或覆蓋。覆蓋能預防土壤水分蒸發,降低土壤溫度,改進土壤濕度狀況,有利于微生物的活動,促進硝酸鹽和磷酸的積累。

成年梨園的土壤管理,有全年種植覆蓋作物、半年種植覆蓋作物半年清耕休閑、全年清耕休閑和生草栽培等幾種方式。

南方梨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生長期長,年種植兩次綠肥是完全可能的。按每667m²產3000kg鮮草計算,含氮量約有15kg,即相當于每667m²產3000kg梨果的需氮量,同時夏季種植綠肥對果園降溫有顯著效果。

半年種植綠肥半年清耕休閑也是可取的,因為短期清耕休閑可保蓄水分,改善土壤的氣熱狀況,有利于微生物的活動,從而改善土壤營養狀況。

當果樹行間光照已經惡化,綠肥生長不良時,則應采取全年清耕休閑,鏟除雜草,防止梨樹浮根,改善土壤理化性狀。至于中耕的次數、時間可因時因地制宜。

在坡地果園,為了防止土壤沖刷,亦可讓其自然生草或播種多年生綠肥,不行耕翻,只刈割覆蓋。近年我國臺灣從南美洲引進禾本科的百喜草行果園生草栽培,取得了良好的生態效益,南方各地都已引種推廣。

采用生草栽培

二、施肥

1、施肥時期 梨樹年周期生長中,根系和枝梢生長、開花、果實發育及花芽分化都有一定的順序性及相互制約的關系。其中由依靠貯藏養分生長過渡到新葉同化養分供應的轉折時期和果實發育及花芽分化的生殖時期是栽培管理上的關鍵時期,在確定施肥時期時應注意這些特點。

1)基肥 在采果后落葉前施用。這時土溫較高,樹體又在活動時期,有利于根系愈合和生長。秋施基肥的新根增長量比春施基肥的多3倍左右。

同時,秋施基肥對恢復樹勢、加強同化作用、增強樹體營養貯備有顯著的影響,故有利于提高坐果率及產量和品質。如因勞力等原因不能秋施基肥,采后也應及時追施氮肥,維持強壯的樹勢。南方梨產區秋季氣溫尚高,蒸發量較大,秋施基肥后應及時灌透水。

梨樹施基肥

2)追肥 梨樹在不同生長時期對營養元素的吸收量是不同的。據對二十世紀梨的養分吸收量的研究,氮的吸收以新梢生長期及幼果膨大期最多,生理落果期極少,果實第二次膨大期又增多,果實采收后則吸收減少;鉀的吸收動態基本上與氮相同,不過第二次果實膨大期對鉀的吸收遠比氮為高;而磷的吸收較氮、鉀為少,且各生長期比較均勻。

僅施基肥不能及時滿足各個時期對不同養分的需要,必須根據梨樹需肥特點合理追肥。全年追肥3次,天早時要結合灌水進行。

①花前肥:于萌芽后開花前進行,施速效性氮肥,若用人糞尿、腐熟的餅肥,應提前半個月左右施下;ㄇ胺蕦μ岣咦、促進枝葉生長和提高葉果比有一定的作用。

弱樹、幼樹以促進枝葉生長為主要目的可以單施氮肥,施用量約占全年施用量的20%。初結果的樹和成年的旺樹般不宜單施氮肥。

②壯果肥:于新梢生長盛期后果實第二次膨大前進行。以施速效氮肥為主,配合磷、鉀肥料,氮肥用量約占全年施用量的20%。如施肥過早,會促進枝梢旺長,果實糖分下降,影響品質。

③采前肥:于采果前進行。施速效氮肥,用量占全年的20%。對樹勢較弱和結果多的樹,采果后若不能及時施基肥,還可適當補施速效氮肥,對恢復樹勢、防止早期落葉起作用。

梨樹施采果肥

3、施肥方法 梨的根系強大,分布較深;蕬捎铆h狀、條溝、擴槽放窩,分層深施。溝寬0.8m左右,深0.6m左右。

輪換開溝,每1~2年一次,逐步將果園深翻施肥一遍,引導根系深入擴展。過4~5年后,可分期分批深耕,以更新根系,活化土壤。

追肥方法應根據肥料種類、性質,采用放射溝、環狀溝或穴施,深10~15cm,施后及時覆土。如土壤水分不足,要結合灌水,氨水要先對水稀釋,否則肥效不易發揮,甚至起破壞作用。

根外追肥目前已普遍采用,隨著機械化的發展,今后將廣泛應用管道灌溉。特別是4~5月梨樹由貯藏養分到當年同化養分的轉變時期,采用根外追肥效果更明顯。

常用濃度為尿素0.3%~0.5%,人尿5%~10%,過磷酸鈣2%~3%,硼0.2%~0.5%,硫酸亞鐵0.5%,鋅0.3%~0.5%等。

施肥量許多試驗證明,施肥要適量,必需元素既不能缺少,又不應過量,否則不僅會對樹體產生肥害,還會污染土壤環境。所以,國內外都很重視對施肥量的研究。

如果折合每生產100kg果實所吸收消耗三要素的含量,則氮為0.45kg,磷0.2kg,鉀0.45kg。萊陽市土肥站對菜陽茌梨的試驗表明,每生產10kg果施氮0~1.0kg范圍內,隨氮肥用量增加,茌梨酸度降低,總糖增加,精酸比提高;每生產100kg果施氮量達1.25kg后,則酸度加大,總糖含量下降,糖酸比降低,品質下降。

梨樹環狀溝施肥

氮、磷、鉀配比試驗表明,氮(N),磷(P2O5),鉀(K2O)為1:0.5:0.75的配比效果最佳,施鉀過多不利于品質的改善和提高。南方雨量較多,肥料容易流失,而且多數梨園土層瘠薄,施肥標準宜適當提高。

上述養分含量的測定,工作量大,不易進行。目前國內外多用葉片分析法,以確定是否需要施肥和施肥量的標準。

果樹的需肥量受品種、樹齡及砧木的影響較大。例如二十世紀與長十郎相比,前者較后者需肥量要大,特別是對磷的需要量大。

美國將巴梨嫁接在不同的砧木上,研究不同砧木吸收營養物質的情況,結果表明:氮的吸收,西洋梨實生砧比榅桲和山楂砧為多;磷的吸收,以花楸砧最多,雪梨砧最少。

又據國外研究材料指出,營養器官(根、莖、葉)與果實的氮、磷、鉀含量的比率是不同的,營養器官的氮、磷、鉀比率為10:3.5~5:6.4~6.9,果實中的比率為10:4.5~4.8:21~25。

兩者間氮、磷含量基本一致,而鉀的含量果實比營養器官高3倍以上。因此,對成年樹和幼樹施肥應有所區別。

梨施肥量確定的依據是正確的營養診斷,目前常用的診斷方法有形態(樹相)診斷、葉片分析、土壤分析等,還有近十多年來興起的肥料綜合診斷法。一般是根據樹體大小、花芽多少、產量高低,以產定肥,并根據豐產、穩產的規律性指標酌量增減。

在施肥的種類上,應有機肥料與化肥相結合。一般有機肥應占施肥所需營養要素的1/3~1/2,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狀。在化肥方面,應逐步由使用單一化肥過渡到使用復合肥料,并依據營養診斷結果配方施肥。

優質梨果

三、灌水與排水

據日本對菊水和二十世紀梨的測定,每制造1g干物質,需水量為401~468g,據此估算梨樹一年每667m²的需水量,則生育期約需水640t。

以長江流城年降水量1200mm計算,則每667m²的降水量為800.04t,但降水時有徑流和滲漏的損失,加之地面蒸發,一般認為僅1/3的降水可被樹體利用,同時全年降水量極不均勻,需靠灌水加以補充。

梨樹較耐濕,但土壤過濕,通氣不良,根的生理機能減退,樹體生長惡化,尤其是溫度高,梨樹旺盛生長時這種濕害的表現更為嚴重。

生產上常見到地勢低洼、地下水位高的平原梨園和不透水的山地梨園,在降水多或降水集中的季節,葉色黃綠,生長不良,一旦進人旱季,便發生黃葉早落的現象。

因此,南方建園時提倡山地抽槽改土,平地深溝高畦,心土黏重必須抽槽抬高,要深翻改土,打通不透水的硬土層,四周圍溝要深,溝河相通,既能排明水又要排暗水,做好排水防澇工作。

梨園挖溝排水

長江流域及其以南的大部分梨產區的氣候特點:春夏季陰雨連綿,降水較多;夏、秋季高溫干旱,降水較少。概言之,春、夏之際要注意排水,夏、秋乃至冬季要注意灌水,個別春旱年份還要進行春灌。

不同的樹種品種、生育時期和立地條件對需水要求和保水性能是不同的,灌水時期、次數應區別對待。

灌水的方法以溝灌、滴灌、噴灌、微噴灌和穴灌等為好,但高度密植的梨園采用高噴頭噴灌易造成小氣候濕度過大而引起真菌性病害。灌水要一次灌透,應使根系主要分布層內土壤含水量達到田間最大持水量的70%~80%。

 
上一條: 沒有了
下一條: 梨樹腐爛病嚴重危害梨樹主枝、主干,掌握科學防治技術,避免損失
愛普諾首頁 走進愛普諾 藻藍蛋白 肽氨糖螯合液 滴灌沖施肥 作物病害圖譜 作物缺素癥狀 公司新聞 行業新聞 會議主題 留言咨詢
 
姓 名:
聯系電話:
聯系地址:
留言內容
驗證碼:
聯系我們
美國愛普諾農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美國科羅拉多州
全國植保熱線:400-608-6024
(服務時間:周一至周六,上午8:00至12:00,下午14:00至17:30)
 
微信公眾號 微信二維碼
Copy Right 2014 By 葉面肥|沖施肥|藻藍蛋白|愛普諾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官網 All Right Reserved
 

手機掃描二維碼快速瀏覽移動網站

黄色精品网站久久